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立于长安宫廷禁地,难于捶拓。未几遭兵燹,碑毁。碑先损后佚,拓本绝少。该碑乃柳公权晚年所书,字体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可谓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
柳公权书法中楷《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石横置,1986年11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长124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质。碑题为“大唐迴元观钟楼铭并序”,令狐楚撰文。铭文共41行,满行20字,共761字,唐开成元年(836)4月20日立,邵建和刻字。
颜真卿《祭伯父文稿》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758年) ,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此稿与《祭侄稿》、《争座位帖》世称“三稿”。
《奉荣帖》(又名《赤箭帖》、《荣示帖》) 是柳公权颇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释文:奉荣示,承已上讫,惟增庆悦,下情但多欣惬。垂情问以所要,悚荷难任。偿有赤箭,时寄及三五两,以扶衰病,便是厚惠。不具,公权状白。
柳公权《渤海郡公神道碑》!此碑全称《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又叫《高元裕碑》,萧邺撰文, 柳公权书。碑镌立于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
《颜勤礼碑》,唐 颜真卿 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自署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碑为螭首方座,318×170厘米。碑阳凡30行,行58字,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