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苕溪诗卷》,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是米芾元佑三年(1088年)8月8日出游浙江湖州的苕溪时书写的,当年米芾38岁,是他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中有具体年月的一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米芾《张季明帖》25.8cm×31.3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前为《珊瑚帖》,《复官帖》附之后,纸本,墨迹,行书。
在米芾传世的作品中,《天马赋》被康熙誉为“前无古人”,该作品淋漓痛快,隽雅奇变,时雄时秀,时缓时急,令古代著名书法家着迷。
米芾《蜀素帖》,以行书写成。今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该贴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
(草书九帖之四)本书纵25.2厘米 横39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拜中岳命作》 纸本 行书 纵29.3厘米 横10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 《伯充帖》(又称《致伯充尺牍》、《伯老台坐帖》、《眼目帖》)行草书。纸本。纵27.8厘米,横3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草书手札《论草书帖》大图,草书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纸本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彦和帖》 行草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厘米,横42.6厘米。
《元日帖》纸本 纵25.2厘米 横40.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 《值雨帖》行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25.6厘米, 横38.6厘米。
米芾 《竹前槐后诗卷》行书。纸本。纵29.5厘米 横31.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临沂使君帖》(又称戎薛帖) 行草书。纸本。纵31.4厘米 横25.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 纸本 行书 29.1X3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德忱帖》 纸本 行草书 纵25.4厘米 横7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法华台诗帖》 纸本 行书 纵29.8厘米 横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焚香帖》 草书 纵25.2厘米 横25.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韩马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虹县诗卷》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共三十七行, 每行二、三字不等。纵31.2厘米 横487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馆藏。
米芾《粮院帖》行书<又称《历子帖》。纸本。纵25.6厘米 横3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米芾《留简帖》 米芾《留简帖》,纸本 行书 纵31.7厘米 横39.7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 芾顿首再拜。前 留简而去,不得一见。
米芾书法精品赏析《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行书八行,纸本信札一则。纵28.3厘米,横38.5厘米。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五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 行书 纵27.6厘米 横3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诗,麻、楮混料纸 行书 纵29.4厘米 横2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纵30.6厘米 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盛制帖》,行草书墨迹,纵27.4厘米,横3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岁丰帖》 纸本 行书 纵31.7厘米 横33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米芾《逃暑帖》纸本 行书 纵30.9厘米 横40.6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米芾《闻张都大宣德尺牍》,又称《河事帖》 行草书。纸本。纵29.4米 横33.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乡石帖》 行书 纵28.2厘米 横30.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向乱帖》,又称《寒光帖》 淡黄纸本。行草书。
米芾《新恩帖》 纸本 行书 纵33.3厘米 横4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叔晦帖》 纸本 行书 纵24.5厘米 横29.6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 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 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 相得,于其别也。
米芾《道林诗帖》 纸本 行书 纵30.l厘米 横4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