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 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初学王右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
《麓山寺碑》亦称《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碑高2.7米,宽1.35米,行楷书28行,满行56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
《李思训碑》,亦称《云麾将军碑》,立于唐代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墓道,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日本二玄社高清晰版书法碑帖图片61张。
《法华寺碑》又名《秦望山法华寺碑》是碑久佚,为李邕于唐开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岁时所书,石旧在浙江山阴秦望山,今佚。世传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贞得之于吴门韩履卿家,每页四行,每行六字,计二十三开,东海伏灵芝刻石。
李邕《唐少林寺戒坛铭序》,宋拓本长80厘米,宽32厘米,25行,行14字,字径1厘米见方。右边起手标题为:“唐少林寺戒坛铭有序”,文首有“三藏法师义净制,括州刺史李邕书”,文末落款为“开元三年正月十五日建,沙门如通立石,伏灵芝刻字”。湖北鄂州市博物馆所藏。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北海(李邕)书。开元十五年(727年)刻于端州七星岩。石刻整体高1.07米,宽0.79米,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共18行,满行23字,共386字,落款日期是“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