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唐代张旭狂草书法欣赏《冠军帖》又名《知汝帖》。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
张旭书法草书作品欣赏《今欲归帖》,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选自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观帖》。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立于长安宫廷禁地,难于捶拓。未几遭兵燹,碑毁。碑先损后佚,拓本绝少。该碑乃柳公权晚年所书,字体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可谓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
释文: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不讲意不意,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悉,谁同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论听故也。
张旭草书作品《疾痛贴》。
唐代张旭狂草书法《张旭草书断千文》残缺旧拓本,上海博物馆藏。
草书《心经》,无款,传为唐张旭书。刊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的唐宋十二名家法书精选之张旭法书集。
释文:醉颠尝自言意。始见公□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及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其神。自此见汉张芝草书入圣。甚复发颠兴耳。印记款识:有唐开元二年八月望。颠旭醉书。
張旭草書《肚痛帖》,33×52cm,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冷哉。
《唐张旭古诗四帖》,苏州“艺石斋”拓本原件。
唐代张旭草书书法欣赏《残秋入洛阳帖》,张长史草书存于山西《绛帖》乃得传世,宋太宗淳化年间,尚书郎潘师旦于绛州摹刻,为四大名帖之一。